深圳4年累计投入128.4亿元使用非离子聚丙烯酰胺治理水污染
6月11日上午,广东省人大基本工作座谈会在广州举行。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截至2014年底,深圳市化学需氧量,氨气总量分别在2010年的基础上共计分别减少44.6%和36.2%,提前完成“十二五” “减排任务。从2011年到2014年的四年里,深圳市非离子聚丙烯酰胺水污染治理总投入128.4亿元。
据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局副局长刘定安先容,2014年,深圳共有469家重污染企业关停,淘汰落后产能8681个。将涉嫌环境污染的56起案件移交公安部门。 2014年,全市万元生产用水量下降到12.09立方米,五年内下降了44.7%。根据深圳市政府和省政府签署的“十二五”减排责任书,截至2014年底,深圳化学需氧量和总氨排放总量分别比上年下降44.6%和36.2% 2010年前完成国家和省“十二五”减排任务。
自2005年以来,全市12条主要河流的水质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龙港河与大沙河水质综合评价指数下滑80多,福田河,忻州河,大沙河,观澜河,龙岗河等河流逐渐清澈见底,部分河流恢复清水岸边绿化。主要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连续多年保持100%,西部水质保持稳定,东部海域海水水质达到国家二级海水标准。截至目前,深圳已建成31座深圳市非离子聚丙烯酰胺污水集中处理厂,日处理污水能力达到479.5万吨(超过全市日产污水量),深圳市非离子聚丙烯酰胺污水管道和支线管道达4268公里,化粪池涵道53.4公里沿江,兴建封河,干管网,排水等多级污水收集系统。全市设立了23个水质改善指挥部,统筹城市水污染防治。五大河流(毛洲河,深圳河,龙岗河,平山河和观澜河)和151条主要支流都包括在“河流系统”管理之内。据初步统计,“十一五”期间,深圳水污染治理投资总额为120.4亿元,是“十五”计划的3.4倍左右,“十二五”前四年计划投入128.4亿元 - 年计划。大规模的投资城市的污染控制提供了坚实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