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加快升级改造非离子聚丙烯酰胺污水处理设施 规模达8万吨/
近日,记者近日从成都市城乡建设局了解到,随着城区面积的不断扩大和城市下水道网络容量的提高,目前城市污水处理装置 - 成都市非离子聚丙烯酰胺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平均达到8万吨/日,特别是成都市非离子聚丙烯酰胺污水处理4万吨/日3次扩建和11万吨/日甲级改扩建工程已经投入运行,更多成都市发展计划生命力和活力,为成都市水资源环境的改善和提高创造条件。技术改造升级后,企业出水实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A类排放标准。
据该企业负责人先容,随着成都市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为有效解决污水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近年来企业共投入资金约1.1亿元,已实施两个成都市非离子聚丙烯酰胺扩建项目和污水处理项目两个升级技改项目。其中,三期扩建及A级升级技改项目已于2015年底竣工投入使用;目前,企业总设计日处理能力已达11万吨。
记者了解到,该成都市非离子聚丙烯酰胺污水处理企业位于同一街道和街道办事处烟台市以东,泽河以北,建于2002年,分三期建成。其主要污水处理设施的结构为集水井,旋涡沉砂池,综合生物处理池,絮凝池,浅层过滤器,紫外线消毒池等;设备运转的骨干,以提高泵,鼓风机,步行交通等,采用“改良的A2 / O +皮瓣絮凝+浅滤布+消毒”为保障污水处理标准运行提供硬件支撑。
企业自2003年以来,按照水质达标排放标准,配备了先进,规范的进出口自动在线检测系统,实行第三方经营管理,并与各级环境监管部门联网,加强监督并确保成都市非离子聚丙烯酰胺污水质量标准的稳定排放。实验室每天对24小时混合水样进行人工分析和测试。市环保局监测站每月不少于三次例行水质监测,多部委环保部门等部委和机构,青岛等非正规高密度环境监理,对更多污水处理企业的健康和规范化运作,为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成都市污水处理企业已经建成了成都市非离子聚丙烯酰胺集污水处理,环境科学教育,绿色生态植被于一体的综合示范示范园区。